[ 會員登入 ][ 註冊 ][ 忘記密碼]
產品搜尋
  " 出版合作 "

 


瀏覽紀錄:





 
產品名稱:  巴洛克鋼琴曲集3
產品編號:  DP398
作者:   出版社:  全音樂譜
定價:  120 出版日期:   2006/11/15
網路價:  108 企業、鑽石會員價請登入查價
VIP價:  105 元   

標籤:
鋼琴曲集 全音 (大陸書店) 
 

【 內 容 簡 介 】


 

 

巴洛克鋼琴集【3】泰雷曼鋼琴曲集(中文解說)

泰雷曼為18世紀德國巴洛克時期最著名的作曲家,他的音樂迥異於巴哈、韓德爾固定的巴洛克音樂概念,具魅力與新鮮感,頗具學習價值。第3冊收錄其35首鋼琴作品,1~25首為「小品」和「舞曲」,22、23曲將「二十首小賦格曲」中之兩曲改為聯彈,24、26、28曲選自「六首簡易賦格曲」,30~34曲則收錄義大利風與法國風的幻想曲。

 

【前言】

泰雷曼及其音樂

喬治•飛利浦•泰雷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一六八一年生於馬格德堡,一七六七年逝於漢堡。是德國巴羅克時代最著名的作曲家。當他還是法律系學生的時候,就擔任過短時間的萊比錫諾伊耶教堂的風琴師。一七一二年到一七二一年間,擔任法蘭克福的巴法沙教堂和卡達里年教堂的音樂監督,後來在去世前的四十六年間,擔任漢堡的五個主要教堂的音樂監督。

泰雷曼擁有很高的知性和教養,對於時代的推移,比任何人都更加敏感,他的音樂中洋溢著生命力,富於幽默感,才氣横溢,而且充滿即興味道,受到大多教人的敬愛。他雖然是巴赫(J. S. Bach, 1685~1750)和韓德爾(G. F. Handel, 1685~1759)同時代的人,在世時的人望,卻高於這兩位。

他的作品,遍及音樂中的所有類别,總數多達六千曲以上。像歌劇和受難曲等聲樂作品雖然不少,但以器樂曲和合奏曲最多。他曾爲各種樂器寫作過協奏曲(Konzert),但最著名的,卻是總共三集的「食桌音樂(Tafel Musik)」,這些代表作今天依然經常被演奏。

他的作風,是站在德國嚴格的複音音樂的基礎上,加入義大利式優美的旋律,法國式的機智,以及波蘭式躍動的節奏等,於是給人綜合整個歐洲各種趣味的感覺,作品所具有的氣氛極爲迷人,即使到現在,依然保持新鮮的氣息。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許多音樂史家,卻認爲他的最大功蹟,是在承擔由重厚的巴洛克樣式,推展到輕快的Gallant樣式上。可是對他作品的價値,卻顯得冷淡。德國音樂學者謝費特(Max Seiffert)曾在一九二三年,出版了泰雷曼鍵盤音樂作品中最重要的三打(三十六曲)「幻想曲集」。他表示說,泰雷曼的音樂,跟巴赫和韓德爾那個固定了的巴洛克音樂概念,具有性質相異的魅力與新鮮感,因此主張有相當的學習上的必要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掀起了巴洛克復興的熱潮。結果,泰雷曼音樂的再評價之聲,也跟著逐漸增高,而今,德國的貝倫萊特社,正同時進行泰雷曼全集,以及新巴赫全集與新莫札特全集的出版事宜。

 

關於鍵盤樂器的作品

如果提到泰雷曼時代的鍵盤樂器,指的是大鍵琴、古鋼琴和風琴,近代式的鋼琴,則還在改良的時期。爲這些樂器所寫的作品,從他龐大的作品量上看,卻意外地少。其中也有寫得很隨便的、微不足道的。原因可能是,泰雷曼的生活過份忙碌,從早到晚,被一大堆工作逼著走,根本沒有時間用心去思考這類音樂的作曲。

可是,其中也有不少技巧很自然的、値得大家注目的作品,而且是頗爲大眾化的,技巧也是平易的。這些音樂不僅不俗氣,而且具備高貴的格調,具有使彈奏者滿足的特質。
 
現在可以入手的此類作品,成集的有下列數種:
● 三十六首「幻想曲」(Drei Dutzend Fantasien)三集(各集是十二曲),第一、三集是義大利風的Sinfonia(不是交響曲,可譯成前奏曲),第二集是法蘭西風「序曲」的樣式。

● 二十首小賦格曲(Kleine Fugen),有爲風琴作曲的,也有爲古鋼琴寫的,全是四聲的短小「賦格曲」,部分被編曲成聯彈曲。

● 六首簡易賦格曲(Sechs Leichte Fugen),在每一首「賦格曲」後,接連著兩三首短小、平易的小品。

● 六首序曲(Sechs Ouvertüren),各序曲的第一樂章,都用法蘭西風「序曲」的樣式寫作、第二、三樂章是複音音樂樣式的小品。

● 兩首獨奏曲(Soli für Cembalo aus Essercizii Musici),曲題是「爲大鍵琴或其他鍵盤樂器的獨奏曲」,採用將舞曲類小曲串連起來的「組曲」形態。但原題是「練習曲」。

● 其他還有各式各樣的曲集,詳細請看參考用樂譜。

如果把上列的作品群,試作分析,就可以看出三個特性。

第一,所有的舞曲(Tänze),跟舞者的自然運動,彼此吻合。像小歩舞曲(Menuet)和嘉禾舞曲(Gavotte),都明朗而充滿活力,薩拉邦舞曲(Sarabande)和路爾舞曲(Loure),就顯得莊重,稍有尊大之感。

這些舞曲中,有些是自然地形成小組合的,關於這件事,等待後面再論述。其中,還有像Allegro般,今天已成爲速度標語的小曲,可是它們全都具有舞曲般的節奏。要彈奏這些舞曲時,演奏者對於形成舞蹈條件的拍子,非有深刻瞭解不可。而且,還要表現出合適的分句與節奏感。

第二,除舞曲外,像曲調(Aria)和如歌的(Cantabile)等曲題的樂曲,或是慢板(Adagio〉與小抒情調(Arioso)等,以較慢的速度演奏的樂曲,都自然地要求,必須細膩的心思表達出來,在速度的處理,或裝飾音的省略與附加上,准許演奏者做自由的選擇,如果有相當程度的本事與趣味,當然還可以適當地附加聲部。

第三、在巴洛克時代的最高表現樣式的賦格曲(Fuga)上,像舞者的身體動作,或心情的微妙變化等,都被抽象化了,唯有在音樂式線條的嚴格的緊張與鬆弛中,才能表達出效果來,演奏者必須使音樂的流瀉和彼此的關連性,不會中斷,充分注意各聲部的運動,和彼此間的關係。

上述的三個特性,乃是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間,音樂的本質性傾向,所以並不是泰雷曼所特有的。可是,如果跟大巴赫等人的作品比較時,泰雷曼的鍵盤音樂,顯得格外自由,有時還很奔放,於是更需要演奏者的自發性本能。

本書中,從第1曲到第21曲,安排了 「舞曲」和「小品」。這些作品,與其說是爲鍵盤樂器寫作,但大都不如說是供人體會合奏樂趣之用,都具備合理性,也顯示適度的壓制,因此,教育用價値頗高,被認爲是很好的巴洛克音樂入門教材。

第22,23曲是把「二十首小賦格曲」中的兩曲,編曲成聯彈用的,這兩首樂曲,強烈地表現出上述的第三個持性,自此可以看到泰雷曼的特有世界。

第24,26,28曲則選自「六首簡易賦格曲」,在這些樂曲中,賦格曲特有的麻煩的聲部交錯,一概被捨棄,變成一點也不惱人的快樂的作品。在每一首賦格曲後,都配備了一首小品,關於這麼做的用意,容後再説明。

只要提到「賦格曲」,大家都會認爲,沒有別人的作品,能跟巴赫那數目驚人的賦格曲相匹敵。可是,泰雷曼的「賦格曲」,卻可以當作向巴赫的「賦格曲」之路開展的、頗具學習價値的教材。對於鋼琴學習上的基本、也就是左右雙手平衡感覺的培養時,所不可或缺的。

第30曲到第34曲,是「幻想曲」。這些都選自三集三十六曲的「幻想曲集」中。泰雷曼的「幻想曲」,形成他的鍵盤作品的中心,兼備了所有上述的三種特性,各集各由十二曲組成,第一集和第三集是以義大利風的、快 ─ 慢 ─ 快的前奏曲(Sinfonia)樣式寫成,演奏用的標語也用義大利語。第二集則用慢 ─ 快 ─ 慢 ─ 快的法國風序曲樣式寫作,也使用法語的表情標語。

本書中,收錄了四首義大利風的、一首法國風的幻想曲。下方曲題右邊所記的(I, 1),是表示第一集第一曲之意。此外,在巴洛克曲集第一、二册中,就已經分别收錄一首義大利樣式的幻想曲。

關於這些作品的演奏法,將在後面講述,而這些樂曲,如果跟舞曲類或賦格曲等相比時,則更充分地發揮了鍵盤樂器的技能,指法和手的運動,都以較爲自然的感覺寫作出來。德國音樂教育學家、也是泰雷曼“Kleine Fantasien”的編者杜夫霖(E. Doflein)曾表示說,這些幻想曲可以當做巴赫的「創意曲」的預備教材。

最後第35曲的「快板」,原是泰雷曼的G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巴赫曾拿這首協奏曲,編曲成「獨奏用大鍵琴曲」〈BWV 985)。這首經常用鋼琴單獨彈奏的樂曲,技巧稍難,可是如果想熟練協奏曲式樂曲的彈奏時,這是很有價値的教材,於是取用了。

附錄的兩首「聖詠前奏曲」,是泰雷曼擔任漢堡五個主要教堂的音樂監督時,譜寫的幾百首宗教音樂中的兩曲,對於逐漸沒落的「風琴聖詠曲」的復活,有很大的貢獻。尤其是第一首「基督已經死了」是一首很有名的聖詠,大巴赫和夏伊等許多作曲家,都爲它編曲成合唱曲或鍵盤音樂。泰雷曼的編曲,把原曲的節奏改變了 。第二曲則比原曲提高一音,改變成今天的調性。

本書中記入的各種記號和標語中,關於反復的指示,泰雷曼使用了各種不同的寫法,而本書在考慮其性格後,全部統一爲da capo al fine。

 

有關學習的事

[速度和力度]
在泰雷曼的樂譜中,雖然也有用Presto、Allegro或Andante來指示速度的,可是在「舞曲」和「賦格曲」中,卻看不到這種速度指示。其中,像六首「序曲」的第一樂章,是用法國序曲風作成的,形式雖然是慢 ─ 快 ─ 慢(快 ─ 慢),但速度的指示一個都沒有。如果是「舞曲」,演奏者只要思考每一種舞曲的性格與固有的速度就可以了,可是舞曲以外的「如歌的」或「曲調」,以及「賦格曲」等,就必須先研究與洞察作品內在的要求,再去決定速度。

如果是「序曲」,就必須先認識當時的法國風「序曲」。在「幻想曲」方面,第一、三集中曾指示過Allegro或Vivace等速度,而第二集中,又加入了Flateusement等表情標語。

下一欄中節拍機的數字,全是編者的意見,並非是絶對的。如果您不以爲然,可以根本不必理會。

泰雷曼的鍵盤作品,跟別的巴洛克時代作曲家的作品一樣,p(piano)和f(forte)的指示,雖然偶然會看到,但cresc.或decresc.卻幾乎不曾使用。此事跟當時的鍵盤樂器性能固然有關,但主要原因是,當時的作曲家全是演奏家,根本沒有必要在自己的作品上,每一處都仔細地標出速度和強弱變化。

正如前面已講過的,這時代的鍵盤樂器,當做演奏會用的風琴和大鍵琴,大都是雙層鍵盤,只靠聲域(Register)的操作,就有可能做出piano或forte的變化,卻不能像現代鋼琴那樣,靠觸鍵去變化力度,因此,不可能做出cresc.或descresc.等變化。

由於這樣的原因,用鋼琴彈奏這時代的作品,如果做出激烈的cresc.或decresc.,是一件很危險的事。當時的樂器只因鍵盤的移動,就能表現出piano或forte,所以彈奏時,不要只做音量的變化,而重點最好是放在音質的變化上。

究竟某一首作品,應該用piano彈好,還是用forte較好的事,雖然可以參考作品本身的性格,但也可以看演奏者當時的心情如何,所以也是很自由無束的。如果是反復的段落,當然可以設計成第一次用forte彈,第二次改成piano。又如一個動機反復兩次時,也可以這麼做。這就是巴羅克時代特有的「回音」(Echo)效果的表現,也是這時代的重要表現要素。在泰雷曼的「幻想曲」和合奏作品中,遇到這種情況,經常會標出p或f的記號。

本書中相當節制地註入的p和f,是由編者寫下的,這是考慮到用現代鋼琴彈奏時,可供參考的一種設計而已。

[句法和發聲〕
所謂「句法」,就是在音樂的流瀉中,去弄明白樂句應該在那裏切分,而所謂的「發聲」(Articulation),就是思考這些樂句,最好是怎樣去表現。這兩件事,特別是在巴洛克音樂裏,比起思考速度和強弱,要更爲重要。

句法在「舞曲」中,必須跟舞蹈者的身體動作吻合才可以,像「賦格曲」等以對位法技巧作成的,由於在左右手上都會出現主要的旋律,如果對樂句沒有清楚的認識,就無法把樂曲表現出來。

泰雷曼有時像樂譜A那樣,用短縱線│去表示樂句的切分,可是這短縱線也容易被誤以爲是斷奏記號,甚至具有裝飾記號的意思。本書中應該特別注意的是,像樂譜B那樣,寫下短的縱線,使句法更爲明顯。

(圖省略)

同時,泰雷曼也像樂譜A那樣,特別是在長笛Querflöte譜上,頗爲詳細地寫出圓滑線,但與其說是要以圓滑奏歌唱,倒不如說是在表示樂句的分法,這些記法,如果改成現代的譜面,就像樂譜B那樣。

一個樂句,究竟應該用圓滑奏彈,還是用斷奏彈,必須看該樂句的性格是怎樣的,關於這件事是演奏者的自由,可是本書在下一欄,卻像前項的p和f那樣,提供了嘗試性的設計。只是,斷奏記號在現代樂譜中,有三種,可是通常在巴洛克時代的作品中,即使使用▼的記號,也不能用短斷奏彈,雖然跟速度也有關係,但一般只要照第三種的「次斷奏」彈就夠了。

此外,下一欄又加入了「精神抖擻」的,或是「威嚴地」等字,指示樂曲的感覺,如果覺得礙事,可以不必理會。

「裝飾音和指法」
泰雷曼的裝飾音,比巴赫的要單純,問題較少。主要的有tr.和+,其中尤其是+,通常解釋成triller或Pralltriller,有時也可能是Mordent。而樂譜A的+可能是tr.之意,彈法可像樂譜B或樂譜C。

(圖省略)

因此,演奏者要怎樣解釋這個記號的事,必須根據樂曲流瀉的情況來決定。但絕對不是可以亂來的,不用說,對巴洛克音樂的樣式,一定要有充分的瞭解。本書中遇到這樣的記號,就適當地改成tr.、≈或≈≈。

triller〈顫音)雖然有從主要音開始彈,或從主要音二度上的補助音開始彈的不同說法,但原則上應該是後者。可是泰雷曼的顫音,有的學者認爲:如果是有後倚音的,就從主要音二度上的音開始彈,如果沒有後倚音的就從主要音開始彈。可是遇到二聲部時,必須注意顫音的開始音,不可以跟同時響出的其他聲部的音,在音程上成爲完全八度或完全五度。此事在複數聲部並行時,也會因開始音而產生平行八度或平行五度,所以最好避免。

在下欄所記的彈法,是編者設計的,如果是手指較敏捷的人,顫音的音數也可以增多。此外,〔]内的記號,也是編者所加,但可以省略。

其他的裝飾音,像前倚音、後倚音和Schleifer等,在泰雷曼的樂譜中是很少看到的。這些都像莫札特的作品那樣,用普通的音符寫出來。

如果是速度緩慢的樂曲,像「幻想曲」第一、三集的第二樂章,第二集的第一樂章等,題爲「曲調」或「如歌的」,由於具有個性與即興味,應該可以由演奏者附加一些聲部或裝飾音。本書在某些樂曲上,試著用小音符追加了别的聲部,供大家參考。

此外,在前項中講到的短縱線│,雖然也有斷奏的意思,可是有的演奏家,把它看成是Schleifer。因此,樂譜A的d音和es音上的│記號,第一次可以照樂譜B那樣用斷奏彈, 第二次就像樂譜C那樣,試著做出即興式的表現。

(圖省略)

巴洛克時代的鍵盤作品中,幾乎都不寫出指法。即使寫出,但跟現代的鋼琴指法,並不一樣。這時代的作品中,有許多部分,主要旋律是出現在左右雙手裏的,因此,必須設計出不使旋律線斷掉的指法來。本書爲了考慮到鋼琴的彈法,都分別注入指法,可是遇到裝飾音的處理時,也可以採用别的指法。

〔學習〕
鋼琴學習者的等級,大體上可分初級、中級和上級等三級。如果各等級又分成五段時,那麼每一段的學習期間,到中級第五段前後,大約是一年,而本書可以在中級第三段時開始使用。

本書在編集時,雖然盡量把作品照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可是如果考慮下一項即將叙述的「關於演奏」的事,那麼難易度就會有些變動,下面又寫出爲學習的順序,供大家當做參考。◯印中的數字,是本書中各曲的編號。「初3」或「中1」,是表示初級第二段,或中級第一段之意。

初3 (1)─(2)─(3)
初4 (11)─(10)─(9)─(27)─(29)─(5)─(14)─(22)─(23)
初5 (4)─(6)─(7)─(8)─(12)─(15)─(17)─(18)─(19)─(20)─(21)─(24)─(25)─(26)
中1 (13)─(28)─(30)─(31)─(32)
中2 (33)─(34)
中3 (35)

 

關於演奏

本書中從第1曲到第21曲的舞曲和小品,雖然可以分開來一曲一曲獨立演奏,可是其中有一些卻可以當做「組曲」演奏。但這種組曲,卻不是這時代已經定型的阿勒曼舞曲(Allemand)、庫朗特舞曲(Courante)、薩拉邦舞曲(Sarabande)和吉格舞曲(Gique)的順序排列的“Suite”。而是考慮調性、或關係調,以及拍子和速度等組合起來的。

在Otto von Irmer所編的“Klavier büchlein”中,以“Tanzfolge”(把舞曲連起來)爲題的作品,結構如下:(◯印中的數字是本書的曲號)。

Tanzfolge I (1)─(2)─(3)
Tanzfolge II (11)─(10)─(9)
Tanzfolge III (18)─(19)─(20)─(21)
Tanzfolge IV (14)─(15)─(16)

由Hugo Ruf編的“Soli für Cembalo”,據說是根據德國國立圖書館所收藏的初版本編集的,它的配列如下:這些曲目也可以當做「組曲」方式方式演奏。

Soli für Cembalo(8)─(9)─(10)─(11)─(12)─(13)
 
這一連串作品,雖然是「大鍵琴獨奏曲」,但是也可以用別的鍵盤樂器演奏,而原題是「音樂練習曲」(Essercizii Musici)。

其他的舞曲和小品,是從泰雷曼的各種曲集中取出的,但這裏不再一一說明出處。這些也可以考慮其調性、速度和拍子等,自己安排出“Tanzfolge”的結構,這是很有趣的。

本書中的三首獨奏用「賦格曲」,以及各曲後接連的三首「小品」,選自M. Lange編的“Easy Fuges and Short Piece”。其中,也有在「賦格曲」和「小品」間,穿插一些即興式短曲的,但這些一概省略了。這些乃是想在「賦格曲」和「小品」之間,插入演奏者本身的原作而設計的,而這些純粹是編者的一種建議而已。結構像下列那樣,不用說,順序是可以調動的。

(24)─ □ ─(25) (26)─ □ ─(27) (28)─ □ ─(29)

□內的演奏者的作品,必須要考慮前後樂曲的內容,去決定它的調性、速度和拍子。

只要想到古代的作曲家,都兼任鍵盤樂器演奏者的歷史事實,而且現在鋼琴學習者正不停地增加的情況下,我們認爲演奏者本身應該嘗試創作活動的時期,已經到來。

兩首聯彈用「賦格曲」,乃是把「二十首小賦格曲」中的第20,15曲,編曲成聯彈用的,只要學習進展到相當的程度,就可以考慮一個人獨奏。

關於泰雷曼的最高傑作「幻想曲」,前面已經介紹過了,這些作品,由於調性的情況,像第1曲和第2曲,第5曲和第6曲那樣,奇數編號和隨後的偶數編號的,都各自成爲一組,彈完第二曲後,要再回到第一曲上(da capo),因此,是採用A ─ B ─ A的三段式作成的。

而本書中的第31曲和第32曲,第33曲和第34曲,就是這種情況。當然了,把每一曲都當作獨立的樂曲演奏也可以,這時,各曲在彈完第二樂章(雖然叫做樂章,但有很多卻只有數小節而已)後,又要da capo到第一樂章,因此也是小規模的a ─ b ─ a ─ c的三段式。可是, 如果是第二集用法國樣式譜寫的十二曲,由於有三個樂章,就要彈成的結構a ─ b ─ a ─ c的結構。本書中的第三十四曲就是這樣。

爲了作爲參考之用,下面再寫出第31曲和第32曲的演奏順序:
(31)Vivace ─ Moderato ─ Vivace ─ (32)Vivace ─ Arioso ─ Vivace ─ (31)Vivace ─ (Moderato ─ Vivace)

最後的第35曲,具有協奏曲的樣式,合奏部(T)和獨奏部〈S)的彈法,分別的重點最好是放在音質變化上,而不是音量。

附錄的兩曲已經講了一些,在定旋律(Cantus Firmus)上,記有德語時。這曲調可以用唱名試唱,或是改用别種樂器合奏。這些全是用教會調式寫成的,音樂平易可親,邊彈邊唱是很快樂的事。

“Handbuch der Klavierliteratur”的作者K. Walters曾說,泰雷曼的鍵盤樂器作品,對即將學習巴赫的「創意曲」(Invention)的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預備教材。他還認爲,這些作品一直被忽略,很少彈奏,是一件無法解釋的謎(Rätsel)。

如果想藉著確實的瞭解去彈奏「巴赫」,那麼任何人都得等待很長的歲月。我很盼望這本曲集,能成爲盡快接近巴赫的「階梯」,而且成爲體會音樂樂趣的心靈的糧食。

 

目錄
1. Menuett……G大調小步舞曲 
2. Andante……G小調行板 
3. Gigue……G大調吉格舞曲 
4. Largo e Scherzando……A小調最緩版詼諧曲 
5. Allegro……E小調快板 
6. Aria……G大調曲調 
7. Rigaudon……G大調理高東舞曲 
8. Cantabile……F大調如歌的 
9. Bourrée……F大調布雷舞曲 
10. Sarabande……F大調薩拉邦舞曲 
11. Gavotte……F大調嘉禾舞曲 
12. Passepied……F大調巴瑟比埃舞曲 
13. Gigue……F大調吉格舞曲 
14. Menuett……A小調小步舞曲 
15. Loure……A小調路爾舞曲 
16. Gavotte……A小調嘉禾舞曲 
17. Präludium……A大調前奏曲 
18. Rigaudon……A大調里高東舞曲 
19. Aria……A大調曲調 
20. Bourrée……A大調布雷舞曲 
21. Passepied……A大調巴瑟比埃舞曲 
22. Fuga……A小調賦格曲(聯彈) 
23. Fuga……E小調賦格曲(聯彈) 
24. Fuga……F大調賦格曲 
25. Presto……F大調急版 
26. Fuga……D小調賦格曲 
27. Vivace……D小調甚快板 
28. Fuga……G小調賦格曲 
29. Allegro……G小調快板 
30. Fantasie……E小調幻想曲 
31. Fantasie……降E大調幻想曲 
32. Fantasie……降B大調幻想曲 
33. Fantasie……D大調幻想曲 
34. Fantasie……D小調幻想曲 
35. Allegro……G小調快板 

附錄 1. 聖詠前奏曲「基督已經死了」 
附錄 2. 聖詠前奏曲「啊,我們可悲的罪人」

 
 

大鴻圖書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4  

TEL:(02)2777-1592、0963726299( 中華電信) FAX:(02)2731-0304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渭水路38號1樓  電子地圖

服務信箱:service@musicth.com.tw  ta.hor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