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註冊 ][ 忘記密碼]
產品搜尋
  " 出版合作 "

 


瀏覽紀錄:





 
產品名稱:  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啟示錄:藝術‧文化‧跨界觀點
產品編號:  VS05201
作者:   彭宇薰 出版社:  高談文化
定價:  450 出版日期:   2016/05/25
    

標籤:
音樂文字書 
 

【 內 容 簡 介 】


 

 

顛覆你對音樂藝術的想像

持續撼動世界的傳奇音樂家

 

  ★ 20世紀現代音樂的傳奇人物

  ★ 20世紀獲得最多榮譽的音樂家之一

  ★《時代雜誌》: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百大名人之一

 

  本書跳脫「純」音樂藝術的角度

  思考跨領域藝術以及文化層面的觀點

  探討大時代脈絡裡音樂價值觀的變遷與影響

  帶你一同目睹傳奇音樂大師──史特拉汶斯基

  在不同藝術間共生共榮與地位輪轉的變革

 

  21世紀是資訊爆炸的世代,智慧型手機、行動裝置的發明,讓我們按個按鍵,大量資訊便唾手可得,即使是音樂也不例外。然而在距離我們不遠的19世紀,帝國主義、民主政治、大眾消費與文化等議題的對峙、轉型或謀合、突破,過去由菁英階級壟斷美學規範的藝術領域,已轉變成大眾文化為主流的環境;不與通俗大眾的經驗、符碼進行交流,就無法廣受歡迎與施展影響力。

 

  因此比起前人,20世紀後的名人擁有更多更廣的粉絲支持,如今基於商業考量,這種藉名氣而推廣行銷的做法,已成為商業世界裡重要的一環。其中,以當代音樂大師史特拉汶斯基的藝術成就,及作品被廣泛地應用於舞蹈、電影傳媒等領域,更造就了影響深遠的文化效應。

 

  本書共分3章節,從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啟蒙,與畢卡索等藝術家的交往,歷經戰後的影響與風格轉變,乃至於晚近的身分認同等議題做全方面的探討。

 

  關於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反商的古典音樂界卻一直對其音樂「親民」的現象有所顧忌,這使得史特拉汶斯基在音樂界的評價與地位,一直以來爭辯不斷。在歷經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洗禮後,我們逐漸意識到人類集體行動與背後強大的心靈力量造成的影響有多巨大;任何一種新的見解,都有可能給予現階段的知識不同於以往的評論與價值觀。

 

  由於現代社會日益世俗化、民主化、電腦化和消費化,過去門禁森嚴的古典音樂學術界,勢必得對日益嚴峻的大眾文化要求有所回應,而造就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能廣受普羅大眾歡迎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探討。書中不只闡述史特拉汶斯基的生平,並引介影響其一生的重要藝術家;全面探討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起源,針對世紀經典作品《春之祭》、《阿貢》做深入的跨界討論,更精闢分析史特拉汶斯基的文化影響力。

 

  本書不只是史特拉汶斯基的傳記,更是20世紀重要藝術思想著作。帶領你跨越藝術,感受音樂傳奇不同凡響的思維與啟發,看見不一樣的史特拉汶斯基。

 

彭宇薰

台灣新竹人,現為靜宜大學資傳系、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暨藝術中心主任。

 

彭教授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後,赴美國紐約曼哈頓音樂院取得鋼琴演奏碩士,並在Josef Straus教授指導下獲得紐約市立大學音樂藝術博士。駐留紐約期間,她接受大都會博物館視覺藝術之啟蒙,開啟日後藝術跨領域的研究契機。對她而言,彈鋼琴較多時候是一種尋求動能與身心情感合一的獨善其身,然寫作是一種更廣闊的分享。在系列性的論述中,她從跨界的角度與高度引領讀者更立體、更多維度地邂逅與認識藝術天地,並創造更完整的藝術史觀。

 

目前彭教授已出版《相互性的迴盪:表現主義繪畫、音樂與舞蹈》(典藏,2006)、《藝術跨界詮釋:德布西的象徵、印象與後印象》(原笙國際,2011)與《逆境激流:林惺嶽傳》(典藏,2012)等專書,成功的帶來創造性的跨域藝術觀點,激發讀者廣泛迴響。其中《藝術跨界詮釋:德布西的象徵、印象與後印象》入圍文化部第三十六屆藝術生活類圖書金鼎獎。

 

 

目錄

 

導論:極端世界與變動不居的時代

 

第一部:歷史‧人物‧藝術

 

1-1 來自俄羅斯的歐洲人與美國人:史特拉汶斯基小傳

 

1-2 迪亞基列夫小傳與西方藝術之現代性轉折

 

1-3 音樂與視覺藝術的類比:史特拉汶斯基‧貢查羅娃‧畢卡索

一、前言:音樂家的視覺藝術天分

二、俄羅斯現代藝術文化之啟蒙運動

三、俄國的新原始主義:史氏與貢查羅娃

四、法國的立體主義:史氏與畢卡索

五、把自我置放於古典傳承脈絡中的期許

 

第二部:音樂‧舞蹈‧劇場

 

2-1 舞蹈文化中的強者:從史特拉汶斯基到巴蘭欽

一、  前言:數字會說話

二、  從史氏生命脈絡看其舞蹈因緣

三、史氏續航者;巴蘭欽的樂/舞遺緒

 

2-2 《春之祭》世紀遺澤  

一、  前言:《春之祭》的百年慶祝vs.現代音樂的困境

二、  現代音樂與舞蹈之蒞臨:準備意識‧接受性‧歷史正義

三、  百花盛開:《春之祭》之後的《春之祭》

四、  繪聲繪影:多媒體年代中的《春之祭》

五、  現代主義的孤傲vs.後現代的變身與滲透

 

2-3 閱聽《阿貢》:音樂人與舞蹈人的對話錄

 

第三部:音樂‧時代‧文化研究

 

3-1 在藝術價值起落之間:熱戰冷戰‧意識形態‧史特拉汶斯基

一、前言:競賽性的認同建構

二、熱戰與意識形態之分崩離析

三、文化冷戰與意識形態之型塑佈局

四、「二十世紀藝術傑作」:歐洲的傳統、美國的節日

五、「二十世紀音樂大會」:序列音樂與美國文化版圖的確立

六、史氏對世界的回應之道

 

3-2 文化研究脈絡中的史特拉汶斯基

一、  前言:文化是世界不穩定的基礎

二、  身份認同

三、  階級意識:菁英vs.大眾

四、  階級與權力:音樂vs.舞蹈

五、  現代主義大敘述的最後黃花:序列音樂

六、史氏與後現代社會

 

參考文獻

 

自序

  猶記得我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求學時,台灣正經歷一個經濟起飛的80年代,彼時行有餘力的家長們莫不趕送兒女進入古典音樂的學習殿堂。須臾間,有限的音樂教師變得炙手可熱,週末與課餘的個別授課常是人滿為患。每當聯招術科考試前夕,各大專院校音樂系的教授處所更是門庭若市,學子們莫不期盼經過教授的高招指點,能一舉進入名校。

 

  那是一個西方古典音樂在台灣蓬勃發展的年代,中小學音樂班的開辦正方興未艾,「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則是一句家喻戶曉的名言。對出生於小康家庭的我來說,雖然學習古典音樂需要花費的時間與金錢都不算少,但它並不見得是所謂「貴族」的特有活動,一種西方式的文化教養正在這個島嶼生根。縱使不少現今四、五十歲的知識份子曾表達,當年因家境關係而無法學習樂器的遺憾,但一般說來,他們總有基本的古典音樂文化素養, 並且總是嚮往更深刻的理解與欣賞。

 

  隨著90年代留學期間的美國經驗以及覺醒的台灣意識,我對古典音樂教育裡只為音樂而音樂的態度逐漸感到不滿,對於學界甚囂塵上的形式主義亦感到有所缺憾;在此,絕對與客觀的理論多數淪為學術智性的考驗,現代主義中唯我獨尊的西方大敘述系統,更讓非我族類無以翻身。我認為,不可避免的西化運動是一個在地化文化藝術更新的前置工程,但怎的現代性古典音樂就愈走愈益孤遠、愈益疏離?西方音樂如是,台灣本地亦不遑多讓; 知識份子縱有嚮往之意,卻難有著墨之心。

 

  最近七、八年來,我幾次隨著台灣的「中華民國大專藝文協會」代表團前往中國參訪,由於團員中沒有人專精於聲樂, 我這位大學時期以聲樂作為第二副修的音樂人,遂不時被拱出來代表台灣團唱歌娛樂大家。學生時代所學的義大利歌曲早已拋諸腦後,幾首中國藝術歌曲倒還拾回一些,〈紅豆詞〉、〈西風的話〉、〈我住長江頭〉勉強讓賓主盡歡吧,但在新疆面對維吾爾人時,我徹底感到一己代表性之不足——於是,我複習早期的民間流行歌曲〈望春風〉,新學了一首客家平板,才覺得踏實心安些。猶記得2013年七月間在內蒙古民族歌舞國家劇院的臨時演出,簡單優美的〈望春風〉變成團員的驕傲與我個人演唱的「高峰」。是的,我來自台灣,但是我用什麼表示我身為音樂人的台灣主體性呢?

 

  書寫俄國音樂家史特拉汶斯基的初始緣由,只是我一系列藝術跨界詮釋的延續性研究。史氏與視覺藝術界、舞蹈界的互動固然不是新聞,他的離散性命運、他的身份變動、他跨越現代與後現代的世代氛圍、他長達一甲子的創作——在在提供了新鮮的視野與有趣的議題。我不得不承認,古典音樂的確帶著它貴族的血液,跌跌宕宕地走入後現代多元、解放的民主情態,史氏作品以其特殊存活之道,使他成為極少數能被一般人指認出來的現代音樂大師。然而,優秀的作曲家何其多,為什麼被老天、被歷史揀選的是這一號人物呢?

 

  晚近在後現代的反思情境中,文化研究的探勘角度為我解答了些許疑惑。史氏個人的歷史切片或許無法代表所有的文化現象,但由其音樂所折射出的變動世界,讓我深刻意識到藝術文化在型塑過程中,免不了權力階級、差別待遇,更免不了意識形態的介入、價值觀的扭曲。我們很難想像,在不久前的美國,承認自己是社會主義者可能比承認自己是同性戀還要困難;我們很難想像,號稱最民主自由的美國,也是監視竊聽人民私聯通話的高手。真情與假象之間,距離其實不是那麼遙遠;藝術的真與美, 也從來不是那麼絕對。

 

  即使歷史中反覆著種種難以迴避之人類「惡習」,我相信植基於文化研究的這些議題仍有偌大的探討空間,它們值得藝術界更嚴肅地面對與反思。當然,盡學西方的東西,無非不是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好好汲取其精華從而展現出更能代表自己的、更卓越的藝術文化。雖然史氏的狀況和我們有所不同,但俄國人自西歐化以來所歷經之種種轉折,乃至史氏流亡後所有的應對策略, 對我們皆是某種具「本土意識」參照的基礎。當然,唯有對史氏音樂以及其跨領域性質做深入探討之後,才能為文化研究鋪設良好的基礎,而〈音樂與視覺藝術的類比〉、〈舞蹈文化中的強者〉、〈《春之祭》世紀遺澤〉等章節即是修改自過去在學刊、論文研討會發表的文章,它們皆是我進入文化研究探討不可或缺的前置作業。不過,由於全書包含太多外國相關名稱,為減少冗贅之氣,有些較不重要或無法翻譯的外文就保留原貌,年代資訊亦予以省略,相信讀者可以體諒箇中形式上的某些缺憾。

 

  在過去以寫作為主要成長方式的年頭裡,感謝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楊聰賢、王美珠老師的鼓勵,以及輔仁大學音樂系徐玫玲學姐的關照,音樂人的共鳴固然使我開心,但國寶級畫家林惺嶽老師不時的激勵與啟示,更讓我在起起伏伏的學術寫作過程中,不至懈怠與灰心。在此同時,我也要感謝信實文化出版團隊的全力協助與林呈綠先生為我的引薦,以及科技部研究計畫評審委員的支持,使這次的出版能以相當豐富的圖文規模呈現。除此之外,和我一同成長的旅伴JennySean 總是貼心關懷——這是讓我無所後慮而能夠持續閱讀與筆耕的基礎呢。

 

  「我們從一段文句中萃取一句話,而當這句話和我們讀過的其他文字、著作、想法及作法產生共鳴時,這句話變成為一種可行的原則,一種哲學的位置。」1 是的,不只是一句話,有時候是一個舞步、一個姿態,有時候是一個形象、一個造型,它們不時為我設定一種哲學座標,為抽象的音樂提供了延伸性、溝通性、共鳴性的接合。倘若我離開音樂,其實是為了更接近音樂;個人長久書寫中的喜悅、不平、批判、讚嘆——箇中點滴,願與藝術思考者,一同分享!

 

彭宇薰

2016年二月 於風城

 


 
 

大鴻圖書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4  

TEL:(02)2777-1592、0963726299( 中華電信) FAX:(02)2731-0304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渭水路38號1樓  電子地圖

服務信箱:service@musicth.com.tw  ta.horng@gmail.com